2024年,怒江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州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紧紧围绕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“三步走”奋斗目标,大力发展“三大经济”,久久为功念好“山水经”、打好“生态牌”、做好“边文章”,全州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。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4年怒江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.89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.02亿元,同比增长2.5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2.71亿元,同比增长9.4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4.15亿元,同比增长0.9%。
一、农业生产持续平稳,粮经作物增长良好
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.93亿元,同比增长2.6%。其中,农、林、牧、渔、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实现产值25.32亿元、14.26亿元、23.32亿元、0.17亿元、1.86亿元,分别增长6.0%、9.0%、-4.1%、14.5%、4.6%。
全年粮食总产量174009吨,比上年增加1891吨,增长1.1%。分品种看,稻谷产量16483.8吨,增长2.3%;小麦产量7334.6吨,下降2.5%;玉米产量109953.7吨,增长2.6%;大豆产量4705.9吨,增长0.8%。
全年生猪出栏49.55万头,同比下降8.0%;猪肉产量4.07万吨,同比下降6.7%;牛出栏2.44万头,同比下降1.3%;牛肉产量0.31万吨,同比下降1.0%;羊出栏27.78万只,同比下降15.3%;羊肉产量0.47万吨,同比下降7.9%;家禽出栏211.19万只,同比下降9.1%;禽肉产量0.39万吨,同比增长7.4%。
全年蔬菜产量11.57万吨,同比增长3.1%;水果产量2.19万吨,同比增长1.2%;茶叶产量648.4吨,同比增长3.1%。
二、工业生产逐步企稳,采矿业实现快速增长
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%,其中12月当月同比增长7.6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.9%,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.9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.2%。
三、投资持续回升向好,产业投资增长较快
全州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2.6%。其中,建筑安装投资同比增长2.6%。分行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1.1%,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%,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.3%。
从投资结构看,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%,占全部投资比重 54.5%;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.9%,占全部投资比重32.6%。
四、建筑业持续高速增长,房地产业小幅回落
全州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6.17亿元,同比增长52.3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8.18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2.8%。
五、市场消费显著回暖,批发业支撑明显
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.66亿元,同比增长1.8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.9亿元,同比增长1.7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.75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
全州实现批发业销售额28.88亿元,同比增长55.1%;零售业销售额48.17亿元,同比增长3.7%,住宿业销售额2.7亿元,同比增长1.9%;餐饮业销售额7.47亿元,同比增长3.3%。
六、金融市场持续稳健,财政收支承压运行
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5.72亿元,同比增长7.64%;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69.17亿元,同比增长3.38%。
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.87亿元,同比下降45.86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.18亿元,同比下降12.54%。
七、居民收入持续提升,城乡差距不断缩小
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1元,同比增长3.9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3元,同比增长7.3%。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,由上年的3.11下降为3.01。
总的来看,2024年,全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,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提质步伐加快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。但也要看到,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,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。2025年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注: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,2023年怒江州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267.48亿元。
(签发:张旭勇 审核:施金刘 拟稿:司牧麒 杨振武 电话:0886-3032285)